相关链接

首页 >> 新闻中心 >> 正文

范仲淹后人“端出”私房菜

时间: 2014-07-12作者: 施晓平来源: 江苏新闻网

   近日,苏州民俗学会饮食文化研究秘书长沙佩智爆料:范仲淹后人范福珍通过著作《闲趣拾味》,捧出百道“私房菜”,按春夏秋冬四季呈现“舌尖上的苏州”。

  随后记者采访了范福珍,“见识”了那些无法忘却的苏州味道。

  “范氏私房菜” 至少传了4代

  范福珍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第29世孙,读高中时就当起了家中“买大烧”的角色,为今后的厨艺打下基础。

  1963年高中毕业后,她响应号召下乡到苏北东辛农场。擅长厨艺的母亲知道农场生活艰苦,所以每到春天就会做些“笋豆干”寄给她,让她下饭,回家探亲时,母亲又会做“走油四喜肉”给她增加营养。

  浓浓亲情让范福珍不知不觉中爱上了做菜,一有机会就跟着母亲学,特别是1986年回苏州工作后。渐渐地,她掌握了大量苏式菜肴的制作方法。

  范福珍说,她家的私房菜能否追溯到范仲淹那时已无法考证,“毕竟已经隔了近千年了,太遥远了”。范福珍排了一下私家菜的“谱系”:她跟母亲学,母亲则跟祖母学,现在她又传给了外甥、女儿。这样算下来,范氏私房菜至少已经传了四代人。

  食材很普通不用山珍海味

  范氏家风,对范家的私房菜产生了巨大影响。范福珍说,范家一直坚持“勤俭持家、宽厚待人”,所以那些菜肴不用山珍海味,无非是韭菜、莴苣、菠菜、苦瓜、茄子、土豆之类的素菜,和少量的鸡鸭鱼肉、禽蛋等荤腥。

  “饮食要清淡,这样才有利于身体健康”。范福珍说,过去食材不丰富,他们就已经强调这一点,所以四喜肉要烧成走油的。

  此外,范家人还注重食材的充分利用。“比如母亲会做一种四虾豆腐”。范福珍告诉记者,苏州餐饮行业一般只会做“三虾豆腐”,也就是用虾仁、虾脑、虾子加豆腐做成,虾壳被扔掉; 母亲却把虾壳也利用起来,加上生姜片、香葱做成虾壳汤,再用鲜汤烧豆腐,味道格外鲜美。

  追本溯源,让更多菜肴回到原味

  在菜肴的烹制上,范氏私房菜强调回归本味。范福珍对此举了两个例子——熏蛋和熏鱼。

  熏蛋就是将烧熟的鸡蛋去壳,用牙签穿刺20多个洞,放酱油里浸泡24—36个小时,再放金属蒸架上,锅下用碎木屑点火熏5分钟左右,出锅后放麻油浸泡半天。范福珍介绍,这样烧出来的熏蛋,融蛋香、熏香、酱香、麻油香于一体。

  “再如熏鱼。现在市场上的熏鱼其实大多是爆鱼,放在油里煎一煎、卤汁里卤一卤就结束了”。范福珍说,真正的熏鱼应该先红烧,捞出后,用熏蛋那样的方式熏5分钟,再浇上红烧时留下的鱼汤,这样的鱼有木屑香,没有腥味。

  “当令的菜口感最好”,范福珍说,《闲趣拾味》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,每季推荐25道菜,也是强调回归菜肴本味。

  药食同源,菜谱专门配上索引

  苏帮菜强调“药食同源”,范氏私房菜也十分强调这一点。

  范福珍说,比如黑木耳既是菜肴,又具有药用价值,能有效预防缺铁性贫血、血栓、动脉硬化和冠心病,还具有防癌作用,因此,她的菜谱中就有与黑木耳有关的菜。

  绿豆汤则有两种吃法。范福珍介绍,一种是烧成豆沙,吃了有解毒的作用; 另一种方法大家往往不太了解,就是水煮开后再烧3—5分钟,那时的汤水碧绿清香,当茶喝可以清火祛暑,孩子喝了不生痱子,成年人喝了能治疗口腔溃疡。

  为方便读者查找,《闲趣拾味》还特意配上了两个索引:药食同源索引、养生保健索引。

  百种私房菜,只为有个“交代”

  对于《闲趣拾味》一书的编写,范福珍坦言,这是集纳了民间的智慧,应该回到民间。

  她说,一方面,书里收录的私房菜既有范氏家传,也有她婆婆家的、爱人的外婆家的,还有来自乡邻和其他人家的。

  其次,这本书的出版,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,比如爱人李国章就帮着出谋划策、编辑、核对。范福珍说,她写了半年,爱人也足足忙了半年。

  “另外,我的那些菜只是苏帮菜中的‘沧海一粟’而已,跟研究织造官府菜等制作技艺的沙佩智不好比”。范福珍说,她之所以斗胆把100种私房菜写出来,只是对自身厨艺的一个总结,希望藉此纪念上辈,也对下一代有个交代。(施晓平)